中国探险协会牛人节目:汝志刚 他用短视频拍下珠峰死亡拥堵,8000米之上的记录者


8年间 他游历70多国

徒步穿越“死亡之海”

实现珠峰南北坡“双登”


他最先通过短视频将珠峰带到大众面前

数百万粉丝、累计30亿+播放量

别人一句“嘿!你很幸运”的背后

是不为人知的心有余悸…


亲历最惨烈的“珠峰大拥堵”

目睹同行者在眼前遇难

他深感生命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也感慨生命正因梦想而伟大



探险家小传

汝志刚


在2016年徒步穿越了“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

2016年登顶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5895米)

2019年5月22日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

2019年赴罗布泊无人区,参观了楼兰古城、小河墓地、米兰遗址等著名的考古遗址

2020年的5月28日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

2020年9月,获得“国家健将”称号

2020年10月,获得“河南省文旅推广使者”称号

2021年5月19日当选“中国当代徐霞客”

著有《我的珠峰攀登》《行走在新疆》等书



每年6月至9月,是珠峰地区的雨季,暴雨频发,冰雪肆虐。


10月到次年3月,则是珠峰地区的风季。风速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日常风力超过十级。



只有在风季和雨季交替、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时间内适合攀登,尤其是5月中下旬,多为冲顶窗口期。


2019年,珠峰的第一个窗口期在5月12日开启,但由于天气因素,前期的修路时间晚了足足两周,物资运送工作也没有完成,因此绝大多数队伍都选择在第二个窗口期完成冲顶。


而那一年有多少人呢?


据尼泊尔政府公布的数字显示,一共有381位登山者获得了攀登许可,考虑到每一位登山者至少雇佣一位登山向导,估计攀登珠峰的人数多达1000人。


汝志刚,也是这千分之一的攀登者,他于5月22日成功登顶,也亲历了一场珠峰大拥堵事件。


史无前例的珠峰大拥堵


8000米雪山上,坐等到腿麻


5月21日晚7点,汝志刚从C4营地出发冲顶。据他回忆,这里开始就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拥堵,只是路还比较宽,即使前人行走较慢,后面的人也有空间超过去。


但随着海拔升高、道路越来越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次日早上7点登顶前,汝志刚已经等待了近1个小时,而更恐怖的还在后面。



希拉里台阶附近,海拔约8800米。


“所谓的‘路’只是前面攀登者留下的脚印。”


“最窄的地方仅能容下一个人穿着靴子的宽度,只能站在那里,头都不能回。”


“人贴着冰壁站着,后面就是悬崖。”


……



就在这样这高寒、缺氧的极端地带,上百人停滞不前。


未登顶的人要上去,已经登顶的人要下来,但上下都只有一条路,两拨人在世界上最恶劣的环境下停留了几个小时。


▲希拉里台阶处的大拥堵(下行视角)


“我们在那边无奈、无助地等着。”汝志刚回忆登顶后下撤的过程,“在希拉里台阶处有一块雪壁,表面非常光滑。我就坐在那里,但因为非常陡峭,我滑了一下,幸亏向导抓住了我,否则冰爪肯定会伤到底下的攀登者。”


“大家都知道,长时间久坐的话,腿是会麻的,在海拔8000米之上腿麻的滋味,我至今难忘,那种麻木跟在下面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当时真的非常无助。”


夺命的,不仅仅是天险


希拉里台阶是南坡登顶珠峰的必经之路,也是最险要的地方,这里是一块几乎垂直的裸露山体岩石断面(有说法称它在2015年尼泊尔地震中垮塌,有说法称只是被积雪覆盖。)


汝志刚形容,它就像一个小山头一样,中间有一条崎岖、陡峭的小路,周边则是悬崖。


▲希拉里台阶,左为2015年尼泊尔地震后,右为地震之前。(图片来自网络)


而在这个最险要的地方,1人因筋疲力尽遇难,更多人是在登顶后的下撤过程中去世。


攀登者是集中最后的力气、体能,最后冲刺一把登顶,想下去时却被困在了陡峭的冰壁上,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此外,每个人携氧量是有限的。登顶后,氧气基本上就快用完了,如果没有发生拥堵,下撤过程中,氧气的消耗过程是合理的。但是在拥堵造成的等待期间内,氧气不断消耗、体能也在不断消耗,人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差。


汝志刚亲眼目睹了一名印度女攀登者,因体力不支导致精神恍惚,最终衰竭去世。


▲印度女登山者因体力不支,最终遇难


“在高上山,人累了之后很容易精神恍惚,你无法意识到身体内发生的变化。比如清醒的时候,你能感知到手被冻伤的疼痛,搓搓手或者戴个手套,就能暖和过来。但如果是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就会失去这种感知,这时人的身体机能会下降得很快,最终发生衰竭,很多遇难者都是出于这个原因。”


这次惨烈的大拥堵事件,让汝志刚非常痛心,同时又气愤。


他反复重复一个词——愚蠢。


为什么发生拥堵后,第一时间没有专业、权威的人士主动协调,安排大家统一先上或是先下?


为什么让攀登者坐在那里无助地苦等,白白消耗,足足一个半小时之后,才有人站了出来?


▲拥堵愈发严重(上行视角)


虽然说,造成这次的拥堵存在自然条件等客观原因,但却有人为因素的存在,放大了这场拥堵的惨烈程度。


一天两爬嵩山、疫情期间爬楼240层


攀登珠峰等任何一座雪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要经过科学、系统的锻炼。


首先就是体能训练,汝志刚在攀登珠峰前,爬了36次嵩山,有时候一天两爬,甚至是负重扛着水桶。过程中,注意不断调整速度,有意识地锻炼核心体能。


▲如今已攀登43次嵩山


2020 年第二次攀登珠峰前,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去爬嵩山,他就在小区里爬楼梯,一天至少要爬240多层楼,爬上去,坐电梯下来,就这样不断重复……


此外,他还有意识、有规划地攀登了其他山峰,从海拔一两千米,到后来的3000米、5000米、7000米、8000米。目的是要不断认清自己的身体状况。


“有的人可能不适合登雪山,比如身体存在某种疾病。在平原、城市或是低海拔地区不易显现,但到了雪山这样的特殊环境里面,就容易爆发。如果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身体问题突然爆发时,可能就失去了被救援的机会。”



交够钱就能上珠峰?


但并不是每个攀登者,都像汝志刚这样严谨,其中一个因素也在于,从尼泊尔一侧珠峰南坡攀登,几乎是没有门槛限制的。


“尼泊尔这边,只要交钱就可以,他们会尽可能地保证你的安全,不管你以前有没有过爬山的经验。这边的资质测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从中国这边的北坡攀登,则要求非常严格,有着清晰的规定,包括你此前必须有攀登8000米的经历。哪怕是不登顶,但是要有爬过并获得证书认证。这些材料递交给探险公司后,会上传到国家体育总局审核,才能获得资格。否则,你连大本营都没法去。”


而从经济角度来看,从北坡攀登珠峰,要比南坡贵约20万。


珠峰南、北坡双登


2020,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尼泊尔没有启动春季登山活动,只有中国人从北坡攀登珠峰。


这一年,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60周年,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首次完成这一壮举。


▲王富洲(右)、贡布(中)和屈银华


值此之际,中国登山队再次出发,对珠峰进行新一轮的“身高”测量。


5月27日上午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他们也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的最新纪录——150分钟。


次日上午8点35分,汝志刚一队人也如愿完成了从北坡登顶。再次回到世界之巅,他留下热泪。



“疫情之下,北坡攀登成型都要说是运气好。包括氧气运输的问题,我们国家不生产高山攀登氧气,需要从尼泊尔那边运过来,但是在那边封锁的状态下,是通过高层领导授权完成运氧,你想想得有多不容易。”


珠峰南北坡哪个更难? 


有很多人会问,从珠峰南坡和北坡登顶,哪一个更难?实现南、北坡双登的汝志刚对这个问题很有发言权。


“这个难度不是一概而论的,一定是主观和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就像费用上,北坡要贵20万,一分钱一分货,它的服务、保障相比南坡都要好很多。”


从路程的长度看,南坡在海拔5900米、6200米、7300米和7925米设置了4个营地。


北坡则有5个营地,分别在海拔5800米、6500米、7028米、7790米和8300米。


这意味着,南坡冲顶日的路线更长,海拔攀升更高。


从地貌来看,8000米以下的部分南坡风险更高。昆布冰川山势陡峭,存在巨大的裂缝,冰崩、雪崩频发,是事故最频发的路段之一。洛子壁时有落石落冰,防不胜防。


▲昆布冰川的裂缝


到了8000米之上,则是北坡相对更难。尤其是在8700米左右的第二台阶处,总高度达20多米,最困难的部分是一段近乎直立的4米左右的峭壁,靠个人根本无法爬上去。


1960年中国人首次登顶时,是采用一名队员蹲下充当“人梯”,其他人踩在队友身上的方式。


1975年再次登顶,则在那里架起了一座近6米的金属梯,这也被称为“中国梯”。


2008年5月27日,挺立了33年的“中国梯”收进了珠峰登山博物馆


▲左为1975年设立的“中国梯,其顶部有一处岩石突出,后外国人在右侧设立了更易攀爬的梯子


此外,北坡在海拔6500米的地方搭有基站,在珠峰顶峰可以保证通信,不会觉得那么枯燥、孤独。而南坡网络很差,会有一种与世界隔绝的感觉。


“整体来讲,感觉还是南坡更难一些。”


带着20万粉丝登珠峰


汝志刚是一位环球旅行探险家,在各地旅行探险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宣传中华文明文化。除此之外,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网络大V。


2018年开始,汝志刚开始有意识地接触短视频领域。他的一个朋友33(网名)登顶珠峰后,360°环绕拍摄了顶峰的画面,并将素材授权给汝志刚使用。


这些画面,加之他自己在2017年登顶世界第八高峰马纳斯鲁峰的视频,让汝志刚在攀登珠峰前,已经积累了20多万的粉丝。


而2019年的珠峰事件,则真正让汝志刚“走红”。


他的镜头记录了希拉里台阶大拥堵、印度女队员遇难等画面,从央视到地方台,各路媒体都采用了他的素材进行报道。



珠峰也第一次以短视频的形式,来到了大众面前。


2020年北坡攀登,汝志刚在大本营首次进行珠峰上的视频直播,瞬时吸引27万人观看。此后在海拔5800米、6500米处的几次直播,每场总观众数均接近200万,多场直播是西藏第一名。


在流量红利面前,汝志时刻告诫自己保持清醒。他不会刻意追求直播的时长,也不会为了捕捉某一个瞬间铤而走险。


“不要被数字、热度冲昏了头脑。一切行为,必须建立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这也是他对每一个攀登者的建议。


生命因梦想而伟大


时至今日,汝志刚已经积累全网了400万+的粉丝,总播放量突破30亿。


很多人都说:嘿,你真幸运!


但汝志刚自己知道,这份幸运的背后是怎样的恐怖和艰险。



他还记得遇难者在眼前挣扎、目睹生命流逝的画面,深感生命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但他不会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因为每一个来到这里的都是人生的“追梦人”,生命因梦想而伟大,不管结果如何,都值得被尊敬,都可以称之为伟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