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田同生:跑马15载,70岁“百马作家”再出发


田同生


他有多重身份,是管理咨询专家、作家、登山者,
他已累计完成130场“全马”,
其中包括6次共计38场世界马拉松满贯,
是中国60岁以上完成“世界马拉松大满贯” 第一人。
他曾亲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
虽命悬一线仍坚定做“百马推手”,
他被称为“中国马拉松推广教父”。
55岁结缘跑步,15年间他一直步履不停。
如今,70岁“百马大叔”依然在不断超越自我。



田同生有很多标签,北京略博管理咨询公司执行董事,国内知名客户关系与品牌管理咨询专家。同时,他也是高海拔登山者、马拉松跑者,被网友封为“马拉松传教士”,也被亲切地叫作“百马大叔”。

当探险君坐下来,面对面和他交谈时,发现这些“标签”在他的个人魅力面前都烟消云散,他更是一个积极、乐观、热情的思考者和实践者,是一个不断发现探索并深深热爱生活的人。

良好的状态、爽朗的笑容、灵敏的思维……让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

田同生



01
70岁开启新挑战:书写自我

探险君本想用马拉松和跑步开启话题,没想到却被田同生用最近更上心的事——写书抢了先。

“本来我是一直做和探险旅游相关的东西,到全世界去跑马拉松或者越野,却因为新冠疫情不能做。那我能做什么?我就写写自己的经历吧。”

“这本书我真正想写的是我自己,我在全球跑马拉松的故事。在题材上属于旅行文学,也可以叫探险。我对这本书的规划是体量30万字,在地域上从中国到日本、英国、德国,包括南美等多个地方,时间跨越10年,人物涉及中外上百人。内容方面,先写登山,再就是马拉松。”

2023年图木舒克马拉松  图源:田同生


在滔滔不绝的讲述中,能看出他沉浸其中、乐在其中。谈及自己撰写这本书的优势,他毫不掩饰:

“第一,我拥有大量的亲身经历。我到现在已经跑完130场马拉松,其中跑的最多的是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这是领域内的顶级赛事。从2011年开始,在10年时间里我完成马拉松大满贯总数大概是38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素材。

第二,我拥有70年的人生阅历,看待事情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对于我来说,登山不是简简单单的登山,跑步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跑步。比如我是学经济学的,那么我就会用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

在70岁时,依然面临重新学习、重新去探索一个新领域,田同生没有焦虑,反而充满兴奋。他完全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虽然我之前也写过几本书,但这次不一样。我同时也在学习如何去写一本非虚构题材的书,我昨天在看电影《萨利机长》,主要是看它讲故事的手法,比如倒叙是如何穿插的,主线与副线之间怎么交叉。”

2023年北京马拉松   图源:田同生


而他之所以具备这样不断学习的能力,可能和他在2000年的人生挫折有关。那一年他47岁,遭遇了创业失败和离婚,家庭事业双双遭遇滑铁卢。

他孤身一人来到北京,被一家小报以每月3000元的工资录用,身边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去采访,人家不认你。我就去听会,借同事的录音机。我去的特别早,每次坐第一排,早早举手提问。

回想到往昔的岁月,他没有半点苦涩,反而略带欢乐。

“我那时还不会打字,听完录音之后只能用笔记下来。但报社要软盘,我就去打印店,让打印小妹帮我打到软盘里,我再交给单位。毕竟,我不能和单位说我不会用电脑。再后来我就学会了拼音输入法。”

田同生当时每天拼命去采访,有采访就有300块车马费,这对他来说非常珍贵,是生存下去的本钱。因为“我只有这么一条路”

现在回过头看,确实有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

命运的齿轮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转动!当他写完100多篇稿子,出版第一本书、得到业内认可后,一个公司的董事长邀请他去做副总。他的工资一下从月薪3000涨到了年薪36万。

中年的“触底反弹”让他面对之后的挑战都不再惧怕。对他来说,在70岁开始写作,是一个新的征程,但这个征程最初的起点是在2008年。


02
亲历恐怖袭击:坚定推广马拉松

“我是2008年开始跑步,那时候我周围没有一个人在跑步。我为什么跑马拉松?是因为一次爬山活动的登顶失利,同行人只有我没登上去。

回忆到这里,他略带戏谑:“2008年10月2号可能是我的灾难日。我和王石、张梁等中国顶级探险家一共10个人,一起攀登希夏邦马峰(海拔8024米,唯一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高峰),只有我一个人没登上去,到海拔7450米我就不行了。”

对田同生来说,失败就是失败。但失败之后怎么办?他的选择是——“再去练”,没想到这一练,练出人生转机。

“当上帝关上一道门的时候,很可能会打开一扇窗,而这扇窗户就是全世界的马拉松和越野比赛。”

自从接触了马拉松,田同生发现这是一个将探险和旅游结合在一起的运动项目,既刺激又享受。

“跑完之后,就可以去五星级酒店、吃牛排、逛街、泡温泉等等。这和登山太不一样,登山太苦——住在西藏山上5600米的大本营里,什么都没有。我觉得我挺享受跑步。后来我就爱上了马拉松。”

他奔跑在世界各地,参加不同国家组织的马拉松比赛,享受着比赛的同时,也领略着世界各地的风光与美食,未曾想却和一场震惊世界的爆炸案不期而遇。

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   图源:田同生


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遭遇恐怖袭击,在终点线附近发生爆炸,造成3人遇害、260多人受伤。田同生及其家人就是当年的亲历者,虽然惨案已经过去十余年,但再次回想起来,他仍历历在目。

“2013年,我60岁,在美国带着全家去跑波士顿马拉松,没想到遭遇恐怖袭击。那场马拉松没有跑完,大概我们离终点还有1公里的时候就被叫停了。我想起早上离开酒店时,和太太、小女儿约好在终点见面,我的头嗡一下就不行了。还好我电话就在腰包里,可惜就是打不通,只能绕开封锁的道路,继续往终点挤。终于电话打通联系到妻子。她说她在终点附近,已经离开了。我就一条街区一条街区去找她,突然一回头发现她抱着孩子站在一根电线杆下面。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情景。”

这场震惊世界的爆炸案改变了很多参赛者的马拉松生涯甚至生活轨迹。对田同生来讲,则是更坚定了他推广马拉松的决心。

2014年重跑波士顿马拉松,田同生(左)与弟弟(右)  图源:田同生

“恐怖分子之所以在马拉松比赛中发动爆炸,就是让大家恐惧、不要跑。那反过来,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我要宣传它、推广它,让更多人去做这件事。”

2014年重跑波士顿马拉松,田同生(左)与毛大庆(右)    图源:田同生

于是,他开始积极宣传推广马拉松。他设定“5个100计划”:自己跑100个马拉松、推动100家企业跑步、到100所大学推广跑步、到100座城市做演讲推广跑步、影响100位有影响力的人跑步。

田同生从自己跑马的“个人英雄主义”观念转变到推广跑步运动,让更多人受惠,让跑步变成老百姓日常。在这10年间,他做了很多跑步推广,已出版《让孩子们跑起来》,即将出版《让爸妈跑起来》。

他主张“让专业精神抵达百姓日常”。他分享的不只是跑步的好处,更多是经验和方法。比如其中一点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配速。

“跑走结合、跑步聊天法。当你能一边跑步一边聊天的时候,这个配速会让你跑起来比较匀称、比较舒服,就可以坚持跑5公里,慢慢就增加到8公里、10公里。”

他还分享跑步的乐趣在于“慢下来”。因为快跑的时候是不能思考的,只有慢下来,大脑才会进行思索。让跑步和思索同时进行,大脑在思考,双腿在奔跑,这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

作为一个“大叔”,据他观察,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目前推广跑步也刚好是一个契机

田同生一直在思索:对中国经济来说,老龄化到底是包袱还是助推器?这和健康的关系太大了。如何让老年人健康,是一个大问题。他还在思考将长寿健康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会怎样?

他畅想“做一个长寿健康人工智能平台,普惠大众,让老百姓都可以去享受科技给他们带来的长寿,提高生命质量”


03
父女关系:陪跑是最长情的告白

为实现跑100场马拉松的目标,田同生每跑完一场都要拿一枚奖牌作为留念和证明。目前他已经斩获了130多枚奖牌。随着奖牌数量的增多,他对奖牌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我参加过一次马拉松比赛,跑完之后看到一个大姐在终点哭。她说‘我就差那么一点点’。我就把我的奖牌给了她。我说,这奖牌对你来说是唯一,对我来说只是100个里面的一个。”

除了这次之外,他还有一场比赛没有拿到奖牌,是因为大女儿田十川。那次跑马的初衷是为大女儿田十川的第一本绘本《百马人生,从55岁开始》做准备。

田同生(右)与大女儿田十川(左)手拿“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系列绘本  图源:田同生

“我当时和她说,你作为一个画马拉松绘本的画家,自己都没跑过马拉松,那就是纸上谈兵,不是污点,但起码是一个弱点。”


田十川在他的劝说下真的去报名参加厦门马拉松。作为父亲怎能放心女儿一人初次跑马呢?一是担心女儿的身体体能,二是担心她会中途放弃上收容车。


于是,他始终跑在女儿前面二十米的位置,一路盯着、带着。女儿怕拖累他,让他先跑。


“我说甭管奖牌,我们走,一起走到终点。”


最终,父女两人一起完成这场马拉松,用时7个小时,抵达终点时门早已关闭,自然也没拿到奖牌。


但田同生却觉这次跑马更有意义、也更珍贵,毕竟这是他和大女儿第一次一起完成的事。


大女儿田十川参加2015年德瑞奥三国马拉松  图源:田同生


“我以前没有陪伴过大女儿,我好像都没有跟她看过一场电影。我回忆跟她在一起的日子,就是回忆不起来。我自问,小时候没陪过,现在为什么不能去陪一下?实际上这对我来说也是特别重要的事情,那天陪她实际就是在找回我自己。”

或许对马拉松的爱真的会传递,自从有了第一次跑马,大女儿田十川也正式加入马拉松行列,之后还从事与之相关的事业。

在其后五六年时间里,她手绘1万多幅画,共出版4本关于马拉松的书,然后又开始设计关于马拉松的奖牌。

田十川设计的奖牌   图源:田同生


父女两人有了共同爱好,话题自然多起来,两个人开始有更多交流,关于马拉松、关于出版图书、关于运动,心也慢慢靠近。

与大女儿不同,小女儿从小就被父亲带着跑步。用田同生的话说“在日常体验中加入对她的体育培养”

田同生(右)与小女儿(左)  图源:田同生


田同生带着笑回忆当时的情景:“她2岁的时候就要跑,国外有跑一公里就给奖牌的活动,我就给她报名,她小小的一个人儿,T恤都到她膝盖了,特别有趣。” 

在他看来,通过场景、行动、奖赏三步可以形成一个培养孩子习惯的闭环。

提到小女儿,他带着一脸骄傲:“她现在已经9年级。跑步是我教她的,她最长跑10公里。她还在练更喜欢的游泳,去年她又开始练铁人三项。” 

小女儿获得的铁人三项奖牌   图源:田同生



04
15年跑马旅程:意味着什么?

经历15年跑马旅程,马拉松于田同生而言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马拉松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它不仅仅是体育比赛,它磨炼了我的毅力。跑马拉松可以让普通人学会如何拥有毅力。把一个看似简单,左腿迈到右腿前,一直不间断重复几个小时的枯燥事情完成,并且能够从枯燥中找到乐趣。”

2023北京城市乐跑赛   图源:田同生


“跑马拉松对我来说是偶然,但回头看,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我的前半生是比较平淡的,没遭遇过恐怖袭击,也没有纪录片,什么都没有。跑马拉松之后的15年,比我之前55年更加绚丽多彩。而且我觉得这很可能只是个序曲。”

“随着社会进步,大家对运动、对健康的认知更加科学。我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和以前更加不同,马拉松带给我的是一次重生,是新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